返回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张伯礼院士作序

| 全 国 热 线 :400-0117-598 |


| 招商部总经理:185-0081-2829 |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

中医药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相结合的改革之路

发布时间:2021-12-23 13:26 | 作者:果盛教育 |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阅读:

中医药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相结合的改革之路
 
    近年来,诸多中医药院校的教改实验班中涌现出“铁涛班”“何任班”“任继学教改实验班”“刘敏如班”等以国医大师命名的班级,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医药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相结合的改革之路——
 
    2015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届以国医大师邓铁涛命名的“铁涛班”开班,99岁高龄的邓铁涛亲临现场与学生们见面合影。这位“90后”中医大家对“90后”学子们的亲切关怀,在中医药院校教育史上成为美谈。
 
    事实上,以国医大师的名字命名中医实验班,在我国的中医药院校中并不鲜见。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年开设的“任继学教改实验班”,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开设的“何任班”,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开设的“国维班”,成都中医药大学2021年开设的“刘敏如班”等,都是以国医大师命名的中医实验班。
 
    2020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推进早跟师、早临床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明确师承指导教师,增加跟师学习时间。
 
    在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的结合上,这些中医实验班无疑走在了全国前列。
 
    【以大师为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国医大师命名中医实验班,旨在鼓励中医学子们传承大师精神,刻苦钻研、勤奋学习,早日成为优秀中医人才。”谈及开设“刘敏如班”的初衷,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毅说。
 
    今年5月,成都中医药大学开设“刘敏如班”,首批学员于2020年冬季学期遴选入班。之后,学校每年从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三年级本科生中遴选20名学生进入中医妇科特色班“刘敏如班”学习。
 
    “这是学校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的又一创新,是做好活态传承的重要举措。”刘毅说。
 
    国医大师刘敏如说:“我将不遗余力从教学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提供支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力争将这个班办好。”
 
    早在2013年,长春中医药大学为纪念已故国医大师任继学,创新现代应用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临床医学院从2010级、2011级、2012级中医学专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向遴选出30名优秀学生,组成“任继学教改实验班”。
 
    该班形成“三突出”的鲜明办班特色:突出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有机结合;突出继承大师传统与创新教学方法的紧密结合;突出强化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同年,浙江中医药大学以国医大师何任为名,开设“何任班”,每年从中医学本硕连读学生中选拔15人组成班级成员,通过“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培养“重传承、强临床”的中医人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工部负责人介绍:“青年学子们每学期需完成130个学时的经典诵读,还要到全省7家中医院,跟随20个流派的名中医临证问诊。师承教育的理念被‘前移’至院校教育阶段。”
 
    2015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开设首届以国医大师邓铁涛为名的“铁涛班”。“铁涛班”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负责管理,独立编班,实施小班授课,实行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学长制”与“导师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学校选派责任心强、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并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高级职称教师任教,在课程中适当增加中医学教学内容,同时面向铁涛班开放重点学科实验室,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到国内外一流大学进行交换学习、学术交流和科研训练。2017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又以国医大师禤国维的名字命名,创办了中医学专业“国维班”,探索开展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建华表示,学校已基本确立了“岭南文化是魂、临床实践是本、中医思辨是根、言传身授是路”的人才培养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0级开始,“何任班”改革了招录方式,根据大一必修课成绩排名,年级前30%的学生可申请报名进入何任班,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笔试、面试,最终择优录取15名学生。新的选拔方式能够让真正喜欢中医的学生跟名师、读经典、做临床,更加贴合培养目标。
 
    “院校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教育体系,学生的储备知识更加完备,医学功底更加扎实。”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文秀看来,现代化的中医体系十分需要同时接受过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的复合型人才。
 
    【以经典为要,个性化施教贯穿全程】
 
    “四大经典是根,各家学说是本。”2020年9月,在2019级“铁涛班”拜师会上,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已故国医大师邓铁涛的视频寄语。
 
    2020年1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文校区,2019级“何任班”的15名新弟子向15位导师拜师,开启了新一届的一对一中医跟师学习。各位指导老师回赠给学生们印刻着校徽与学生姓名的抄方笔记本,这寓意着传承,也承载着期望。
 
    同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举办的“传承守正,筑梦中医”授书仪式上,该院副院长王秀阁为学生赠送《悬壶漫录》《任继学用药心得十讲》《任继学医案精选》三本著作,鼓励同学们重视中医经典学习。
 
    可见,重视经典学习,精细化培养,个性化施教,是这些实验班的特色之一。
 
    “在课程设置上,‘何任班’重视经典,学生在大二便配备师承导师,导师均为省级名中医以上级别的名老中医专家,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成熟的学术思想。”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何任学术思想的传承人范永升表示,“何任班”紧紧围绕培养传承型中医人才的目标定位,牢牢把握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的特色教学模式,让学生不仅在临床上学有所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要在深植人文情怀和提升创新能力上下功夫。
 
    值得一提的是,“何任班”不仅重视中医经典,还加大了国学人文的课程比例,并遴选名师授课。每位学员都要广泛涉猎中国医学史、古代哲学、古代文化、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等课程。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赛美说:“学好经典要耐得住寂寞,下得起功夫。‘铁涛班’将中医经典的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为培养中医人才打好了基础。”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王世宇介绍,“刘敏如班”是以大师引领,以传承为本的教学实验班,通过鼓励学生参加经典等级考试,开展学术讲坛、举办中医妇科临床能力大赛,不断激发学生主动传承中医学术思想。“刘敏如班”是实现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元素有机结合的生动实践,也是学校以中医思维训练为核心的特色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
 
    【以实践为道,培育优秀临床人才】
 
    在课堂之外,早临床,是这些实验班对中医学子的要求。
 
    为了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铁涛班”的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进行假期见习随诊,三年级进行三个月的集中教学实习,专业课程开展课间见习。
 
    李赛美介绍:“在我教授《伤寒论》的时候,也会将门诊的视频案例放到课堂上,且所有的案例都是及时更新,还会安排学生跟诊,浸润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
 
    “‘何任班’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实习见习医生制和院校教育相结合,在第八学期实行见习医生制,实行群师带群徒模式,分别在嘉兴市中医医院、温州市中医院、富阳骨伤医院、浙江省中医院跟随不同的老师学习中医临床课程。”范永升介绍。
 
    2017级“何任班”学生骆淳认为自己很幸运,因为与别的班级同学相比,自己更早地步入了中医这座殿堂。获益于“何任班”特殊的教学理念,他每周都要跟随省级名老中医以上的资深导师临床学习,从实践中领悟中医诊断要点和用药经验;临证过程中,导师的一言一行让他明白了治病必求于本、“医心”和“医身”同样重要。
 
    2019级“何任班”的同学们自去年拜师至今,跟师学习时间已有一年。“在跟诊之初,大家的学习基础仅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系统解剖等,对于临床的所见所闻都一头雾水。随着这一年以来课内知识的跟进,在指导老师、师兄师姐的指点下,以及自我总结和文献学习,目前大家都能对印象深刻的病例、老师的病案说上一二。”2019级何任班学生严朗哲表示,跟诊记录病案让大家走出书本的框架,大大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
 
    2016级任继学教改实验班的学生周笑年说:“跟随名医们学习,让我更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我要继承中医知识、继承任老的学术思想,做名中医、做真中医。”
 
    “师承,承的不只是中医医术,更是一种中医精神和思想内核。将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相结合,鼓励学子们向大师名家学习,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是设置实验班的最终目的。”刘毅说,中医药教育的改革创新,是一道答不完的“题”。

上一篇:广大团员青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下一篇: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前提

媒体报道

加盟流程